车讯:哈弗H7L蓝标版/H7红标版或11月11日上市

编者按:在长沙产业发展的澎湃浪潮中,雷锋精神正激荡出强大的时代动能。近年来,长沙大力弘扬雷锋精神,引领百万产业工人创新创业、爱岗尽责、奉献爱心,争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承者,在产业升级、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发光发热。7月1日起,长沙市委宣传部(市文明办)、长沙市总工会、星辰在线、长沙文明网推出“百万产业工人学雷锋”系列报道,深入产业一线,讲好产业工人用实干与担当续写着新时代雷锋日记的动人故事。
星辰在线8月1日讯(星辰全媒体记者 周子豪) 在长沙市中医康复医院,有这样一位医生:他视力仅有常人的四十分之一,却能精准把握病灶位置;他没有光明的视野,却为患者点亮了生活的希望。他就是盲人推拿医师、中共党员郎晓光。行医十五年来,他累计接诊患者七万余人次,先后获得“长沙市民政局优秀共产党员”“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”等荣誉,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。
(郎晓光获得“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”荣誉。)
在诊疗中“帮一点是一点”
“在自己能力范围内,尽量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。”这是郎晓光始终坚持的从医信条。他始终认为,帮助患者缓解病痛、回归正常生活,本身就是对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最真实的诠释。
不久前,他接诊了一位因耻骨联合严重分离导致卧床的产妇。由于疼痛剧烈,患者行动困难,每次就诊都需由家属将其平躺在车后备厢,再抬入诊室。郎晓光细致评估病情,多次调整治疗方案,经过连续数周的康复治疗,患者最终恢复了正常行走能力,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。“她痊愈后,特意带着一对双胞胎来看我,说想让我看看他们现在过得很好。”郎晓光微笑着回忆道。
在他看来,这样的时刻就是职业价值感最强烈的时候。“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治,但你能帮一点是一点。这个‘一点’,对患者来说,可能就是全部。”
(郎晓光正在治疗患者。)
在另一例棘手的病例中,一位两岁多的男童头部总是无意识地向后甩动,甚至无法正常行走。经省内各大医院检查,该男童罹患寰枢椎半脱位,需颅骨打孔手术牵引治疗,但手术风险极大。
面对这样一个复杂且高难度的病例,郎晓光没有退缩,他大胆假设、小心求证,废寝忘食地翻阅大量国内外文献,不断向其他专家请教,最终决定尝试用整脊疗法史上著名的“一杆进洞”(The hole-in-one)理论为孩子进行治疗。经过漫长的治疗过程,孩子的症状终于明显减轻、缓解,甚至可以自主站立。
在孩子第一次自主站起那一刻,孩子的家人都喜极而泣,紧紧握住郎晓光的手不断地说:“感谢郎医生,我们家有救了!”郎晓光说:“认真诊断,大胆尝试。促使我接下病患的不是冲动,而是责任。我始终希望,能尽我全部的努力去帮助每一位患者。”
在培训中“带一批是一批”
除了临床诊疗,郎晓光还长期致力于盲人按摩公益培训。从最初协助授课,到如今独立承担主讲、组织和管理工作,他已累计培训视障学员5000余人次,开办公益课程近百期。“我愿意把自己这些年总结出来的经验教出去,一是让他们掌握技术、养活自己;二是想让他们知道,盲人也可以有成就。”在他看来,这既是责任,也是使命。
(郎晓光开展盲人按摩公益培训。以上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)
培训过程中,他总是把自己的成长经历讲给学生听。“我是盲人,他们也是盲人。他们看到我能做到,就会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到。”
2015年,来自湖北孝感的高二学生小宋被诊断患有视网膜色素病变,无法继续正常学习,情绪一度陷入低谷。郎晓光得知后,主动将他接到长沙,在医院安排他观摩工作,自己则在工作间隙与他谈心,鼓励他正视现实、坚持下去。在郎晓光和家人的共同支持下,小宋考入湖南省特教中专学习推拿按摩专业,并每月抽空回医院向郎晓光请教专业技术。亦师亦友的陪伴与指导,使小宋逐渐走出迷茫,重拾信心。毕业后,他回到家乡开办了按摩诊所,并继续深造取得本科学历,如今生活安稳、事业有成。“他现在比我还厉害啦。”回想起小宋,郎晓光欣慰地笑了。
“这就是传承。我带他走出来,他可能也会去影响别人。帮一个人走稳路,远比讲十句道理更有力量。”在他看来,雷锋精神的本质,正是力所能及地影响他人、带动更多人向善向上。“不需要轰轰烈烈,只要做一点是一点,做久了,就能成为别人心里的光。”
未来,郎晓光计划继续梳理自己的临床经验,构建一套系统化的推拿技术理论体系,同时推动公益培训朝着更规范、更专业的方向发展。“我的目标是让这条路更清晰一些,好让后来人走得更容易一点。”他说,他始终相信,真正的传承是让更多人少走弯路、敢走正路、能走远路。
【来源:星辰在线】

